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基础。日前,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根据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和数字乡村建设部署要求,我省认定了第一批共10家未来农场。
什么样的农场才称得上未来农场?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与数字化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农场是数字农业工厂的“升级版”。去年,我省认定首批210家数字农业工厂,而第一批的这10家未来农场正是经过路演、专家评审筛选出的“佼佼者”。
“数字农业工厂,考量更多的是产业生产效率,激发农业产业数字化活力,而未来农场的考量要素更为综合。”该负责人说,围绕要素集约化、生产智能化、产业生态化、管理高效化和功能多样化的要求,未来农场要通过数字化场景打造,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分地区看,第一批10家未来农场中,嘉兴、湖州分别为4家、3家,集聚度颇高。两地都具备较好的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德清县的水木未来农场借助物联网技术,把蔬菜种植这件事变得科技范十足:一款作物可以获得最适合自己生长的“小气候”,从种植、生产到运输过程的周期管理都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
分行业看,与畜牧业相关的牧场占到40%。“我省的畜牧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走在前列。”该负责人表示,全省各地持续加大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和支持,在推动数字技术应用、打造数字化场景、带动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涌现了一批聚力赋能效应明显的典型主体。在海盐的青莲未来牧场,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生物耳标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养猪场无人值守、精准饲喂、智能环控,养1万头猪只需3个人;位于金华婺城区的熊猫猪猪未来牧场通过休闲旅游产业链延伸,将数字化养猪场变成网红打卡乐园。
据了解,我省将于近期出台未来农场建设导则,力争到2025年在全省认定50家左右未来农场。还将按照科技引领型、产业引领型、共富引领型三大方向,引导、支持各地建设、培育未来农场。
来源: 浙江日报- 全国康养产业标准化工作交流会在成都圆满落幕
- 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 端午节前粽子食品安全专项抽检 结果显示安全状况良好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 让食品生产日期找得到、看得清
- 《食药同源预制菜营养与质量标准规范》在京发布,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73%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
- 北京通州区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打造全链条社会监督机制
- 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召开夏季食品安全形势会商会议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 农垦系统全面启动“两大行动” 助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 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 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 安徽推广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 强化源头治理
- 鹤壁淇滨区召开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推进会,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 河南安阳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发放“督导证”强化包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