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充分发挥绿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作用,近日,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苏州市深入推进绿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实施意见》。
聚焦“推进绿色认证、推动绿色产业、服务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分为3个部分共17项内容,明确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即到2025年,苏州市绿色认证体系制度更加完备,标准体系、认证体系、监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区域合作互认体系基本完善;绿色认证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各类绿色产业组织(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市场份额和质量效益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不断提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苏州”新形象。
《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把质量认证作为推进苏州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政府在绿色认证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要素投入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强化服务监管职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加认证的积极性。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认证创新体系,引导优势资源向绿色领域集聚,完善质量信号传导反馈机制,促进绿色供需对接和绿色结构优化。二是坚持协同推进,注重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绿色认证工作面广量大线长,专业性很强,关联政府、企业、行业、认证机构等。《实施意见》注重顶层设计,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市场监管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苏州市绿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密切结合实际,服务绿色发展。发挥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本质属性和质量管理“体检证”、市场经济“信用证”、国际贸易“通行证”的基本功能,把绿色认证作为推进全市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质量认证体系,破解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提升绿色产品认证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
- 全国康养产业标准化工作交流会在成都圆满落幕
- 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 端午节前粽子食品安全专项抽检 结果显示安全状况良好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 让食品生产日期找得到、看得清
- 《食药同源预制菜营养与质量标准规范》在京发布,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73%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
- 北京通州区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打造全链条社会监督机制
- 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召开夏季食品安全形势会商会议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 农垦系统全面启动“两大行动” 助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 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 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 安徽推广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 强化源头治理
- 鹤壁淇滨区召开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推进会,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 河南安阳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发放“督导证”强化包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