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方面俄乌关系不明朗,再加上国内疫情呈点状爆发的影响,大宗产品掀起了一轮涨价潮,细数以下农产品,大豆、玉米、小麦、粕类产品哪一个不比稻谷现货价格高,稻谷现货价格却难上涨,造成当前市场现状原因在于我国稻谷库存充足,对市场完全可控。随着今年饲料原料价格的大涨,稻谷替代优势明显,期望未来的一段时间稻谷优势突出,迎来上涨的机会,以下是各个品种简要分析如下,仅供参考!同样欢迎大家积极探讨!
临储拍卖流拍为主
国家投放临储稻谷拍卖已如期进行了三期拍卖,成交寥寥,多以流拍为主。东北产区方面随着托市工作的结束,圆粒水稻基层粮源非常少,稻价相对坚挺。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拍卖中陈圆粒水稻成交价多在1.25元/斤以上。但长粒水稻以及细长粒水稻价格依然维持在低位,运费价格上涨,市场大量低价米在流通,导致稻价很难有抬头的机会,基层贸易商反馈,如今大量库存稻谷的贸易商不在少数,面临疲软的大米市场,高额的运输成本,南北方大米销售不顺厂家,短期内反弹机会相对渺茫。
籼稻需求维持弱势
本周籼稻主产区江苏、安徽、湖南、湖北部分地区迎来了降雨过程,购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仅有个别区域小幅上涨,其中江苏产区丰两优稻谷主流收购价格在1.32元/斤,但要求出米率70%以上。另外国家临储中晚籼稻拍卖多以流拍而高中,其中3月22日,仅有少量的粳稻成交。2021年国家临储托市收购量少,但随着气温升高,其他麦子、油菜籽的集中上市,农户手中的稻谷仍存销售压力,建议及时变现为佳,特别质量差容易霉变的稻谷,屯粮的优势不明显。
糯稻止涨企稳
如今粳糯稻上涨已基本暂告一段落,市场整体以投机囤粮为主,虽然稻涨米也随之涨价,但不足一周,市场呈现出稻强米弱的格局,部分老客户不得不维持前期价格,报价高多为虚价。针对于后市,因糯米消费依然不景气,叠加疫情消费能力有限。接下来麦收季节,安徽部分农户以及江苏贸易商均有一定量的糯稻库存,销售压力山大。长线来看,今年东北农户糯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有利于年底以及2023年糯稻市场行情。
综上所述,未来一段时间内笔者认为稻价还将呈稳中偏弱运行,国家临储稻谷库存维持高位,大米终端消费非常疲软。后市密切关注我国的防疫进展如何,若能够尽快进入清零,那么这将有益于大米的走货。学校复课、工厂复工对稻谷有利好支撑,特别是21年产新稻。在疫情未结束之前,预计稻谷还将呈供大于求的格局。建议米企按需采购为佳,在夏粮收购季节,不排除籼稻现货价格仍存一波下行风险。另外笔者在前期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定向稻谷已如期举行三期,总计成交了200万吨,如今豆粕、菜粕、棉粕价格选高于大米价格,使得饲料厂被迫研究更改配方,因此稻谷的利用优势显著,后市可关注能够替代多少,稻谷现货价格还将有一丝生机。
临储拍卖流拍为主
国家投放临储稻谷拍卖已如期进行了三期拍卖,成交寥寥,多以流拍为主。东北产区方面随着托市工作的结束,圆粒水稻基层粮源非常少,稻价相对坚挺。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拍卖中陈圆粒水稻成交价多在1.25元/斤以上。但长粒水稻以及细长粒水稻价格依然维持在低位,运费价格上涨,市场大量低价米在流通,导致稻价很难有抬头的机会,基层贸易商反馈,如今大量库存稻谷的贸易商不在少数,面临疲软的大米市场,高额的运输成本,南北方大米销售不顺厂家,短期内反弹机会相对渺茫。
籼稻需求维持弱势
本周籼稻主产区江苏、安徽、湖南、湖北部分地区迎来了降雨过程,购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仅有个别区域小幅上涨,其中江苏产区丰两优稻谷主流收购价格在1.32元/斤,但要求出米率70%以上。另外国家临储中晚籼稻拍卖多以流拍而高中,其中3月22日,仅有少量的粳稻成交。2021年国家临储托市收购量少,但随着气温升高,其他麦子、油菜籽的集中上市,农户手中的稻谷仍存销售压力,建议及时变现为佳,特别质量差容易霉变的稻谷,屯粮的优势不明显。
糯稻止涨企稳
如今粳糯稻上涨已基本暂告一段落,市场整体以投机囤粮为主,虽然稻涨米也随之涨价,但不足一周,市场呈现出稻强米弱的格局,部分老客户不得不维持前期价格,报价高多为虚价。针对于后市,因糯米消费依然不景气,叠加疫情消费能力有限。接下来麦收季节,安徽部分农户以及江苏贸易商均有一定量的糯稻库存,销售压力山大。长线来看,今年东北农户糯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有利于年底以及2023年糯稻市场行情。
综上所述,未来一段时间内笔者认为稻价还将呈稳中偏弱运行,国家临储稻谷库存维持高位,大米终端消费非常疲软。后市密切关注我国的防疫进展如何,若能够尽快进入清零,那么这将有益于大米的走货。学校复课、工厂复工对稻谷有利好支撑,特别是21年产新稻。在疫情未结束之前,预计稻谷还将呈供大于求的格局。建议米企按需采购为佳,在夏粮收购季节,不排除籼稻现货价格仍存一波下行风险。另外笔者在前期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定向稻谷已如期举行三期,总计成交了200万吨,如今豆粕、菜粕、棉粕价格选高于大米价格,使得饲料厂被迫研究更改配方,因此稻谷的利用优势显著,后市可关注能够替代多少,稻谷现货价格还将有一丝生机。
- 上一篇:疫情之下,面粉也涨不动了
- 下一篇:复合肥 保春耕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稿件均不代表中国生态食品网(www.stsp-gov.com)的观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如涉及版权、稿酬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河南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获中央7.8亿元奖补资金支持
- 千个粮油千亩高产片,带动全省年增5亿斤
- 四川将建1000个粮油千亩高产片 带动全省粮食总产量每年增加5亿斤以上
- “共创”与“交融” 中国饮食文化的创新密码
- 如何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 青海黄南储备400余吨农作物良种备春耕
- “芝麻开门”成就小镇三产发展之路
- 奋“豆”正当时
- 平均亩产659.52公斤!“洛旱22”刷新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
- 河北省大豆百亩高产田平均亩产将达335公斤
- 玉米地里点“金豆” 一亩顶两亩
- 北京顺义:无人机让小麦吃上“营养快餐”
- 打造百亿油茶产业 到2025年将新建油茶丰产林42万亩
- 河南省启动大豆高产竞赛
- 大豆智能化播种 示范基地成课堂